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简介

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代码:【090203】,专业层次:本科,修学年限:4年,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主要研究生物学、生态学、森林及草场培育学、环境科学与工程、水利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,包括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基本规律、水土保持和荒漠化防治的规划设计方法和监测评价技术等,在水土保持、农业、水利、环境保护、土地管理等企事业单位进行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规划、设计、方案编制、监测等。 关键词: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 荒漠化 沙漠
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学什么
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主要研究学习《生态学》、《森林环境学》、《土壤学与地质基础》、《土壤侵蚀原理》、《生态环境建设规划》、《沙漠化原理》、《水力学》、《水文学及水资源》、《环境地理学》、《荒漠化监测》
2024年7月统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就业方向(可从事岗位)及平均薪资
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可从事的的岗位为水土保持工程师,月平均薪资为9900元,水土保持方案编制,月平均薪资为8200元,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人员,月平均薪资为8000元,水保工程师,月平均薪资为8600元,水保技术员,月平均薪资为-元,水土保持技术员,月平均薪资为-元,水利设计师,月平均薪资为-元,水文水资源工程师,月平均薪资为-元,林业技术人员,月平均薪资为-元,水利工程师,月平均薪资为-元,水土保持,月平均薪资为-元,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,月平均薪资为-元,,要求工作经验为1-3年最多,工作机会需求最多的城市为成都,行业需求最多的为【广告】行业
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就业地区需求排行统计:
序号 | 地区 | 占比 | 统计时间 |
---|---|---|---|
1 | 成都 | 15% | 2024年7月 |
2 | 西安 | 12% | 2024年7月 |
3 | 北京 | 11% | 2024年7月 |
4 | 南宁 | 10% | 2024年7月 |
5 | 广州 | 9% | 2024年7月 |
6 | 重庆 | 8% | 2024年7月 |
7 | 合肥 | 8% | 2024年7月 |
8 | 杭州 | 8% | 2024年7月 |
9 | 太原 | 7% | 2024年7月 |
10 | 长沙 | 7.9% | 2024年7月 |
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就业行业需求排行统计:
序号 | 行业 | 占比 | 统计时间 |
---|---|---|---|
1 | 广告 | 24% | 2024年7月 |
2 | 建筑/建材/工程 | 22% | 2024年7月 |
3 | 专业服务(咨询、人力资源、财会) | 18% | 2024年7月 |
4 | 电气/电力/水利 | 13% | 2024年7月 |
5 | 环保 | 5% | 2024年7月 |
6 | 农/林/牧/渔 | 5% | 2024年7月 |
7 | 学术/科研 | 4% | 2024年7月 |
8 | 房地产 | 2% | 2024年7月 |
9 | 电气/电气/电力/水利 | 1% | 2024年7月 |
10 | 金融/投资/证券 | 1.9% | 2024年7月 |
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详情
培养目标: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、满足水土保持行业及水土保持学科发展需要,掌 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基本理论、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,德、智、体等方面全面发展,具有求 实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专业人才。本专业毕业生可在林业、水利、农业、公路、铁路、采矿、环境保 护、国土资源等行业从事教学、科研、规划、设计、施工、监测、资源开发、工程管理等工作。
培养要求: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水土保持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,接受应用基础研究和 应用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,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和一定的教学、科研和工程管理 能力。
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、能力和素质:
1.素质结构
(1)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,包括正确的政治方向、遵纪守法、诚信为人,有较强的团队意 识和健全的人格;
(2)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,掌握一定的人文社科基础知识,具有较好的人文修养,具有国际 化视野和现代意识和健康的人际交往意识;
(3)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,接受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,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,有求实创 新的意识和革新精神,在农学领域具有较好的综合分析素养和价值效益观念;
(4)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,包括具有健康的体魄、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生活习惯。
2.能力结构
(1)获取知识的能力:掌握文献检索、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,具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,具 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,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、组织与管理、口头与文字表达 能力,具有独立获取知识、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,具有较强的对环境和社会的适应能力;
(2)应用知识能力:具有良好的学风和协作奉献精神,具有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 能从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基础理论及相关领域的技术开发、组织管理、教学与科研工作 能力;
(3)创新能力:具备较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,具有开展创新实验和科技开发的基本能力。
3.知识结构
(1)工具性知识:能较熟练地运用外语阅读专业期刊和进行文献检索,有初步的外语交流和 科技写作能力,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;
(2)人文社会科学知识:具有哲学、中国传统文化、艺术、法学、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;
(3)自然科学知识:具有较强的数学、物理学、化学、计算机科学等方面的知识;
(4)管理学知识:具有初步的经济学、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等相关工程管理方面的知识;
(5)专业知识:具有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基本知识,了解农林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科学 前沿和发展趋势,掌握生态环境建设规划、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规划与设计、水土保持与水 利工程技术、荒漠化防治工程技术、景观规划设计技术、现代信息管理技术、项目工程建设管理技 术、生态环境与灾害监测评估等技术,熟悉我国相关的政策和法规。
主干学科: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、土壤学、生态学。
核心课程:土壤侵蚀原理、水文与水资源学、风沙物理学、水土保持工程学、荒漠化防治工程 学、林业生态工程学。
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:课程实验(主要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实验)、教学实习、社会实践、科 研训练、毕业论文(毕业设计)等。
主要专业实验:土壤侵蚀原理实验、水文与水资源学实验、地貌学实验、生态学实验、水土保 持工程学实验、荒漠化防治工程学实验、林业生态工程学实验等。
修业年限:四年。
授予学位:农学学士。
以上就是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各方面介绍,关注三好生网,为大家带来最新的高考、大学、专业相关方面知识~